CZ型鋼在建筑行業中被廣泛應用,CZ型鋼的廣泛應用不是沒有道理的,CZ型鋼有著出色的力學性能,加工方面也是高效簡單,安裝便捷,下文小編給大家介紹了更多關于CZ型鋼的知識要點以及發展歷史。
C型鋼,因其截面形狀像英文字母C,并且屬于型鋼系列,故簡稱為C型鋼,其全稱學名為內卷邊槽鋼(因為槽鋼出現的早,且這種結構主體依舊符合槽鋼結構,故這種長得像槽鋼的都叫×××槽鋼,如幾字鋼就是叫做外卷邊槽鋼)。
沒有查到該種型材的具體出現時間,但由于C型鋼的加工工藝屬于連續輥式冷彎成型技術(區別于澆鑄、連鑄、焊接、折彎、擠壓、拉伸……等工藝),故它的產生一定是在此技術之后。
鋼結構、冷彎成型國外發展歷史
1838年,俄、美、英等國先后采用壓力機或冷拔機生產單件冷彎型鋼。
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前,主要是鑄鐵結構。典型建筑: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界世博會水晶宮(4500噸鑄鐵,10噸玻璃,1936年火毀)
1855年,美國紐約建筑辦公樓中出現了以彎曲壓力機來制造的薄壁U型鋼,鉚接成工字梁。
1870年,型鋼開始逐步使用,鑄鐵向鋼結構轉變。典型建筑:1889年法國巴黎世博會艾菲爾鐵塔(高320米,鋼鐵構件10000噸,距今148年歷史)
1910年,美國發明了連續輥式冷彎成形工藝,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套輥式冷彎型鋼機組,世界從此進入了工業化生產冷彎型鋼的階段。(鋼結構中CZ型鋼、彩鋼瓦、樓承板、高速公路護欄等都屬于此類工藝產品)
1925年,英國、德國、法國相繼建成輥式冷彎成型機組。
1946年,美國鋼鐵研究院(AISI)公布了世界第一部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規范(“Spec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Light-Gauge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”1946 Edition,AISI),第一次在理論技術上的系統突破,為世界冷彎成型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。